原创新闻

国内 商业 财经

黄金 金融 股票

期货金融

科技 行业 房产

银行 公司 消费

独家观察

生活 保险 海外

滚动 生活 期货

当前位置:国内 >

资产质量成隐忧 银行股估值承压

文章来源:  发布时间: 2020-07-14 07:37:19  责任编辑:FGH56
+|-
资产质量成隐忧 银行股估值承压

时代周报记者 曾令俊 发自广州

在上两周金融股高光时刻,银行股一度被寄予厚望。

7月13日,上证指数继续上攻,但是银行股这次跑输大盘。

当日,上证指数收涨1.77%,银行指数仅上涨0.16%,涨幅靠后。截至收盘,36只A股上市银行中,有13家下跌,涨幅超过1%仅7家,上涨最大的是张家港行(6.860, 0.24, 3.63%)(002839.sz),也仅为3.63%。

“周末银保监会提到银行今年要加大计提拨备,充实资本,意味着银行可能因为拨备增加而导致盈利水平下降,之前的低PE估值优势或许难以延续。这对于银行板块来说是利空。”7月13日上午收盘后,广州某私募执行董事告诉时代周报记者。

7月13日盘中,银行板块一度翻绿,午后才上涨。

7月11日,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提到,当前,我国银行业保险业整体运行稳健,风险可控,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。但也必须看到,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潜在风险依然较大,要保持清醒,冷静研判,未雨绸缪。

这被外界解读为,监管层在为银行股“降温”。

实际上,即便上半年银行业是少数保持正增长的行业,但银行股基本在整个A股市场上处于垫底状态。

截至6月30日收盘,上半年上证指数跌2.15%,深成指涨14.97%,同期银行板块整体跌14.48%,跑输大盘。

进入到下半年银行板块一扫上半年的阴霾,7月1日中证银行指数(6415.936, -31.07, -0.48%)大涨1.83%。随后2个交易日,银行板块保持上攻,成交量翻倍。

但是,7月10日、13日接连两个交易日,银行股的表现不甚理想。截至13日收盘,破净的银行依然达到25家。

“银行股破净是常态,基本面和估值高度不匹配,这也是基本的现实。虽然今年以来,对中小银行的利好政策频频出台,但是二级市场的反应并不理想,大部分银行的股价不升反跌。”7月10日,华南某公募基金经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。

银行股不受“待见”

自从今年疫情以来,市场对于银行板块并不看好。但是数据显示,上半年,银行业是少数保持正增长的行业。比如,今年一季度,中国GDP同比增速为-6.8%,但银行利润实现6%的正增长。

根据央行发布的国内银行家调查统计结果看,二季度银行业的景气程度为63.9%,环比一季度提升5.6个百分点。

尽管如此,银行股似乎不受外界“待见”。

具体看,今年上半年36只银行股全线下跌。其中,西安银行(6.150, 0.10, 1.65%)、青农商行(6.800, -0.13, -1.88%)跌幅接近30%,另有7只银行股跌幅超过20%。

截至6月30日,银行板块市净率仅为0.62倍,处于历史低位,8成左右的银行股破净。仅宁波银行(29.820, -0.86, -2.80%)(002142.sz) 、招商银行(37.300, 0.05, 0.13%)(600036.sh) 、紫金银行(4.860, 0.05, 1.04%)(601860.sh)、常熟银行(8.080, 0.03, 0.37%)(601128.sh)市净率在1倍以上;华夏银行(6.750, -0.01, -0.15%)更是创市净率历史新低,仅有0.44倍,该行长期处于破净状态。

7月13日,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夏风光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如果从静态来看银行板块的估值确实很便宜,但是市场资金的逻辑不在这里。一是动态看银行的经营压力很大,有实体让利1.5万亿元的因素,也有宏观经济下滑对银行不良率的拖累,银行是高杠杆经营,对宏观经济的好坏反应非常敏感;二是除个别零售业务出色的银行外,不少银行的内生资产质量让人担忧,其盈利仅仅在账面上体现。

时代周报记者梳理,自疫情以来,政策层面对银行利好不断。比如,近期国务院会议提出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债来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,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宽松、拨备达标要求放松、资本补充门槛降低等。

但事实上,无论是利好还是利空政策,对银行的影响或许并不大。

6月17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,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.5万亿元。

第二天开盘后,银行股集体快速重挫,但随后银行股集体上拉。截至收盘,宁波银行、招行收跌1%左右,不少银行还强势翻红。

7月13日,深圳某私募投资总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市场对银行股担忧的一个点是,其不良率的真实性。银行与整体经济环境是同步的,也有周期,坏账有一定的滞后性。“银行的信贷周期滞后,比如疫情对银行的影响可能不会马上体现出来,有可能是明年半年报、甚至年报中才体现。”

7月11日,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,截至6月末,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.6万亿元,比年初增加4004亿元,不良贷款率2.10%,比年初上升0.08个百分点;拨备覆盖率178.1%,比年初下降4个百分点。

“一些银行、企业和地方政府不愿主动暴露不良,有的甚至故意粉饰和隐瞒。总的来说,当前不良贷款并未充分暴露,存在较大上升压力。”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。

中小银行领涨

进入7月之后,银行板块画风突变,仅用四个交易日就收复今年以来的跌幅。而受“国家队”开始减持操作等消息影响,7月10日银行股回落,13日小涨。

具体来看,7月6日,银行股成为A股“最靓的板块”。据Wind数据显示,银行(中信)指数当日迎来“高光时刻”,涨幅达9.02%。36只银行股中,23只实现涨停封板,29只涨幅超过9%。

据同花顺(174.180, 2.00, 1.16%)数据,6日,银行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46.57亿元,稳居行业板块第一,约为位于第二的有色冶炼板块资金流入量的2倍。

7月7日,银行板块回调。但是8日,继续上涨,板块整体涨幅依然达1.92%。当天,36只A股上市银行中,共有28只上涨,其中无锡银行(6.330, -0.17, -2.62%)(600908.sh)涨停,青农商行、浙商银行(4.490, -0.02, -0.44%)(601916.sh)、江阴银行(4.570, 0.02, 0.44%)(002807.sz)的涨幅超过5%。

光大证券(29.780, 1.51, 5.34%)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,本轮金融股上涨主要是交易面因素发挥作用,重要点在于:现阶段相对收益基金金融股持仓较低、各类消息面叠加共振、相对低估值高分红,在过剩资金下推动板块轮动。

7月10日,随着监管曝光场外融资平台及社保基金拟进行减持操作后,银行板块下跌了3.55%。尽管如此,银行板块PB(市净率)与6月底相比有明显的修复。

在整个银行板块,中小银行的涨幅明显超过国有大行。截至7月13日收盘时,近10日涨幅超过20%的银行有4家,其中青农银行、无锡银行、张家港行位居前三,涨幅靠后的主要是国有大行。

“有多个方面的原因。第一,中小银行的盘子比较小,比较好拉;第二,上半年以来,政策频频利好中小银行;第三,中小银行的净利润增速比较快,国有大行普遍是个位数增长。”上述私募人士分析道。

华泰证券(23.490, 0.53, 2.31%)研究员沈娟认为,银行股行情的持续性及涨幅的关键在于国有大行的走势。回顾2014―2015年、2017―2018年,国有大行行情启动一般对应银行板块行情的起点。

“从绝对估值来看,零售业务出色,拨备覆盖充分的银行,性价比是比较高的,从中长期看是具备配置价值的。”夏风光分析道。

数据来源:万得资讯,中金公司研究部

专题首页 | 中文财经网首页

原创
新闻

精彩
互动

独家
观察